新能源汽車產業呈現新局勢 聽聽政府及企業下一步將如何部署?
新能源汽車產業呈現新局勢 聽聽政府及企業下一步將如何部署?
2018 年 9 月 20-23 日,“2018 年第二屆全球未來出行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辦,本次大會涵蓋各類主題論壇近 20 場。其中,9 月 20 日下午舉行的“全球新能源汽車創新大會” 圍繞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進程與趨勢、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全球化合作、新能源汽車政策走向與政策解讀、產業核心技術瓶頸突破等行業熱點話題展開,旨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
在本次大會中,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講述了當前全球范圍內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格局,他認為當前汽車電動化正在向深度發展,而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電動汽車從整車到電池零部件、從硬件到軟件、從生產到研發的一片熱土。陳清泰-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在這場中國汽車工業革命的拉鋸戰中,我國新能源產業的局勢已經到了群雄逐鹿,大浪淘沙的階段,企業間的差距將進一步拉大,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將被邊緣化,并購、重組的勢力將會增加。而未來新能源汽車競爭的焦點是電動汽車的網聯化和智能化。除了企業需要對形勢進行研判,制定和調整自己的戰略,政府也應未雨綢繆、及早部署,來迎接這場汽車革命。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電動化革命不是基于技術本身的正向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拉動,而是出于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緊迫性,和對持續發展的擔憂,各國政府倒逼車企完成的一次革命。因此,為了共同推行未來的技術創新,開辟中國新能源汽車長遠發展的前進之路,工信部、交通運輸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地方政府以及各整車企業紛紛加大新能源方面的部署力度。以下一起了解下,各相關政府、企業的具體部署:
工信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杰表示,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在蓬勃發展的同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新能源產業基礎還不牢固,動力電池綜合性能仍需提升,從資源開發到回收利用等全產業鏈的發展還不夠平衡,安全問題也做的不夠完善。
未來,工信部將會同相關部門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雙積分工作的實施工作。今年的積分交易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工信部也將對政策的實施效果進行評估,明確下一階段積分管理的制度,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和技術指標等內容,爭取盡早發布。
二是完善產業政策體系。將會同有關行業部門深化供給側行業改革,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建立配套建設,加強新能源汽車保險、租賃、維修保養、二手車交易到服務體系的建設。
三是加快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行。將圍繞打通產業鏈關鍵環節,完善標準與管理體系,選取政府有積極性、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基礎較好的地區,開展推廣應用試點示范。
四是加強新能源汽車的監管。目前企業在新能源汽車尤其是動力電池等安全的認識仍在不斷的深化,前期小部分產品的驗證還不夠充分,為此工信部將展開新能源汽車安全專項排查、健全新能源汽車安全標準規范體系、進一步完善汽車產業的體制機制。
交通運輸部
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周偉表示,將堅持綠色發展,全面拓展新能源汽車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推廣應用,主要通過以下四個方面實施。
一是綜合施策,聯合有關部門制定實施新能源汽車使用的差異化政策措施,完善相關配套的基礎設施,鼓勵運輸企業選用新能源車輛,推動運輸裝備的提檔升級。
二是調整結構,積極部署在港口和機場服務、城市公交、出租汽車、城市物流配送、汽車租賃、郵政快遞等領域,優先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交通運輸、能源消費結構要得到不斷的調整優化。
三是強化考核,交通運輸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建立考核機制,明確各省每年都新增及更換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的比重,強力推進新能源車輛在城市公交領域的推廣應用。
四是明確目標,今年 7 月,交通運輸部已經明確,到 2020 年底城市公交、出租汽車及城市配送等領域,新能源車輛的保有量將達到 60 萬輛,重點領域的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城區公交車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汽車。地方政府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周國輝表示,浙江省一直在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截止 2017 年共推廣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 100127 輛;累計建成充電站 578 座,公用充電樁 13871 個。